道可道,非常道
当前位置:土地道德经网>道德经 >道德经应用

曾仕强教授解读《道德经》第四十章

中国古代经典 佚名 著 2025-02-01

原文

fǎnzhědàozhīdòngruòzhědàozhīyòngtiānxiàwànshēngyǒuyǒushēng

曾仕强教授解读《道德经》第四十章


凡者道之动道,
本来无所谓动或者不动。
凡或者不凡,
可是呢?
我们毕竟是人呐。
人他是有主观的。
他有立场。
所以我们现在站在人的立场来做学问。
我们不是为学问而学问。
不是。
中国人学问就是为人生。
而学问。
为人要生活,
人要生存发展而来做学问。
因此呢,
老子就站在人的立场来看自然。
他认为什么呢?
我们都认为死。
就是生的反。
我不知道有人会讲生是死的范会吗?
大概不会吧。
生就叫来。
死就叫去。
因为那就是不同的空间嘛。
所以我们一般人他的正反。
他有一个。
大家不约而同的共同的认知。
食就是生的凡。
或呢是辅的反无是有的反。
从生到死,
从腐到祸,
从有到无,
都是一个反字。
我们要知道,
反了其实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就是返回原点,
返回。
第二个是发展到反面,
你任何事情发展到最后一定是少了反面一种呢。
叫做相反相成。
你看车轮就好了。
你看上面是向前。你看下面,它是向后。他向前向后向前向后,他是同时。发生同时作用。

那什么叫做动呢?
动就是运行。
所以凡者道之动,
我们可以解释说道它的动变呢,
是自然的循环。
它的循环呢,
是返本归元。
一下子就回到根本。
一下子又回到根源。
然后继续向外面去发展。
反复循环,
周而复始。
才能够做到生生不息。
凡者道之道,
我们可以从现实面来看。
人越来越老。
东西越来越旧。
事情越来越糟。
这事实。
但是这个毕竟我们还是。
很难去。
了解的东西。
所以老子再加上另外一句话,
叫做弱者道之用。
老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呐,
自处柔弱是。
是道的动变,
最有效的运用。
你看一个直的要变成弯的时候。
你弯得过来吗?
弯不过来的。
你看钢铁。
直直的。
你怎么弯都弯不了?
所以你就要怎么样?
要把它加热,
让它柔软,
它就很容易按照你所需要的形状去弯曲。
就告诉我们,
你很刚强的时候,你是改变不了,改变不了你就动变不了。你要让他柔弱。

它才容易。按照你所需要的形状。去做改变。
反过来说。
一个人如果始终站在刚强那一面。它不只处于柔弱。
他就无法循环往复。
从道的作用来看。
道没有知己。
道是虚的。
道是柔者,
道是弱者,
所以他才能够生万有。
天地不知生。
所谓天地可以生万物。
这个叫做弱者道之用。
传说孔子曾经向老子问道。
老子用坚硬的牙齿和柔软的舌头向孔子示意了道的本质,
就是柔弱胜刚强。
但是柔弱为什么能胜刚强呢?
一般人。
都喜欢刚强。
老子特别告诉我们。
你看看。
用柔弱试试看。
你会更省力,
更安全,
更有效。
你看水。
他最柔弱。
可是你怎么割都切不断?
不切不断。
水要流就是流。
你在立的刚韧剑怎么贴它?
你你记得到道之所以可贵,
因为它没有知己,
下面那句话,
大家好好去想。
什么叫没有。
自己就是没有万物所具备的特性。你看牛有牛性。他就不能得到全部的道。

人有人性,你就无法得到全部的道。所以人要放弃我职。
人要把所有执着的观念全部都放弃。哪一天你做到没有自己?
你就会超越你自己。
你就可以做出很多你平常想象不到的事情。
那就叫神。
就每个人都可以成神。
只要你能够放弃你自己。
可是这是需要。
相当的。
修炼从什么地方开始,
从观念清楚开始。
现在大部分都是观念不健全。
但是我们讲过了。
你有了身体。
有了一个臭皮囊。
他就是你的拖累。
他会限制你。
所以只要你活着,
你就不可能是神,
你就不可能是得道高人敬父,
得道高人已经很了不起。
道如果不运动的话。
他就不能生万物。
为什么?
因为你不运动,
它就不会产生变化。
不产生变化,
他就保持原有的状态。
他就无法生生不已,
无法生存发展。
一个女人。
她始终不怀孕。
他怎么能生小孩呢?
所以道他必须要运动。
运动才能打破原来的状态。
有了一个新的状况出现。
于是它就会产生新的生机。
然后越变越不同。
到了成熟的时候。
它就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我们称它为万物。

道他在怎么动变。
它的本质不会变的。
变化只是一种现象。
变化的规律。
它是不变的。
它叫本体,
它叫做本体。
我们常讲说原则不能变,
但是方式可以变。
就表示。
变跟不变,
它是同时存在的。
所以我们常讲一句话,
这句话是被非常严重的误解,
就叫做以不变应万变。
现象是万变,
但是本体是永恒不变。
变到相当的程度,
他就会自然而然的回归原貌。
你看女人怀孕变了,
肚子大了。
变到某个程度。
大概十月怀胎。
然后把小孩生下来。
很快又恢复原貌。
所以变变变到某一个程度。
它会停止。
他会回复原貌。
这叫什么?
凡者道之动。
那如果人是很僵硬的,
他就恢复不了。
它是有弹性的。
它可伸可缩。
所以弱者道之用。
我们在回想 36 章的时候。
曾经讲过这么一句话,
柔弱胜刚强。
天下事往往。
会带出他的反面。
所以老子讲了这两句话以后。
他就把他引到人道上面来。告诉我们,天下万物生于有忧,

生于无。
天下万物一生下来,
他就会生存发展。
但是不要忘记了。
不管你是什么物。
注定要死亡的,
注定要死亡。
他终归要回归原点。
终归要从有回到无。
有无看起来不同?
但是实际上它是相同的。
这样才叫做玄。
有无相同。
才叫做玄玄,
就是让你想不通。
那想不通,
不是说那就我不想好了,
想不通就是要你想。
等到有一天你想到说死就是生,
生就是死。
那你就通过生死观。
你就不再会怕死的。
你也不会随便去死。
大家可以慢慢的从自己做起,
一步一步。
去明道,
去实践。
然后从实践当中更深一步去了解。
道的内容。
然后提升自己。

道德经周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