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自然之道的人,从来都不以自己得到、自己占有为目的,无论是在思想上、行动上,总是在为了使他人拥有的付出中反而使自己收获更多的拥有,总是在给予他人更多的付出中反而使自己得到的更多。在这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性互动中,有道之人真心为他人付出,付出的越多,他人越会为之感动,尽管有道之人内心并不求得付出后的回报,但他人仍会尽己所能回馈有道之人的付出。众人回报之下,有道之人反而收获了更多,如众人的称道、爱戴,事业的支持、帮助,精神的传承、发扬,生命的守卫、保护等等。需要注意的是,众人的回报靠得不是命令、威逼、利诱、欺诈,而是凭借真心付出,以心换心得来的。
因为,天地养育万物而不图万物回报,万物却感激天地仁慈博大,对天地无比敬畏,顶礼膜拜。所以,自然之道实行的是对人有利而从不加害于人的法则,只要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效仿自然之道的人就会对有利于他人的事情主动地、自发地积极作为,但却从不与他人相争。本质上,这就是“无为之为”,因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可以无所不为;这也是“不争之争”,因为勇于付出不计回报,所以可以无所不得。对于不与自己相争的有道之人,民众对其尊敬爱戴那是无以复加,有道之人虽然没有争什么,但却得到了普通人都难以得到的东西。
在老子看来,圣人是不撒谎、不辩解、不卖弄、不自私的。诚恳的实话或许不好听,但一定很受用。人人都听过“忠言逆耳”“良药苦口”,真诚勇敢地指出错误缺点,必定对当事人有伤害,但其目的是为他人着想。忍辱不辩的人也有着不同于他人的境界,善良的圣人,往往不急于争辩是非对错,因为他知道公道自在人心、修行重于辩论。真正有知识的人,也从来不卖弄自己,反而是那些学识浅薄的人,才会装作一副知识渊博的样子,来满足虚荣心、填补自卑感。对于执政者而言,不应该是自私的,唯有一心为民、勤勤恳恳,才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富足,让自己的生存环境更好,帮助百姓就是帮助自己。说了这么多,你有没有发现,哪些圣人的美德,其核心就是“不争”。不争才会诚实诚恳,不争才善良忍让,不争才隐忍大度,不争才大公无私。老子说过“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为什么要你做一个不争的人呢?这些不争的人,在最后反而是胜者。人们在自然之中,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把自己的勇气建立在柔弱谨慎自存的基础上,去做一个像水一样包容、无私、平和的人。做好自己,无需争抢,自然终会将你应得的一切反馈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