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原文]
天下有道,却①走马以粪②,天下无道,戎马③生于郊④。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⑤。
[译文]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注释]
1、却:屏去,退回。
2、走马以粪:粪,耕种,播种。此句意为用战马耕种田地。
3、戎马:战马。
4、生于效:指牝马生驹于战地的郊外。
5、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是永远满足的。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有道,知足知止,无求於外,各修其内而已,故却走马以治田粪也。
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贪欲无厌,不修其内,各求於外,故戎马生於郊也。
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天下有道(知有此心)却走马以粪(忘其所为)天下无道(不知有此)戎马生於郊(情欲交战)罪莫大於可欲(一念易流)祸莫大於不知足(迷己逐物)咎莫大於欲得(岂可更添一物)故知足之足(有情无情同此一理)常足矣(人人具足个个圆成)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天下各安其分,則不爭而自治,故卻走馬而糞田。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以其可欲者示人,固有罪矣,而不足其足者,其禍又甚。所欲必得者,其咎最大。匹夫有一於身,患必及之。侯王而為是,則戎馬之所自起也。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者,所遇而足,故無不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