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
当前位置:土地道德经网>道德经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七十章原文及译文

老子 著 2025-01-15

第七十章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①,事有君②,夫唯无知③,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④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⑤而怀玉⑥。

[译文]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正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么能取法于我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美玉。

 

[注释]

1、言有宗:言论有一定的主旨。

2、事有君:办事有一定的根据。一本“君”作“主”。“君”指有所本。

3、无知:指别人不理解。一说指自己无知。

4、则:法则。此处用作动词,意为效法。

5、被褐:被,穿着;褐,粗布。

6、怀玉:玉,美玉,此处引伸为知识和才能。“怀玉”意为怀揣着知识和才能。


[扩展阅读]王弼《道德经注》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可不出户窥牖而知,故曰甚易知也。无为而成,故曰甚易行也。或於躁欲,故曰莫之能知也。迷於荣利,故曰莫之能行也。
   
   言有宗,事有君。

   宗,万物之宗也。君,万物之主也。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以其言有宗、事有君之故,故有知之人不得不知之也。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唯深,故知之者希也。知我益希,我亦无匹,故曰知我者希,则我者贵也。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被褐者,同其尘。怀玉者,宝其真也。圣人之所以难知,以其同尘而不殊,怀玉而不渝,故难知而为贵也。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

吾言甚易知(心而已)甚易行(道而已)天下莫能知(不知心)莫能行(不知道)言有宗(无为)事有君(无念)夫惟无知(冥然)是以不我知(我即是我尚复何有)知我者希(知我则知此理)则我贵矣(我亦非我道亦非道)是以圣人(知我无我)被褐怀玉(终日如愚)

苏辙《老子解》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道之大,復性而足。而性之妙,見於起居飲食之間耳。聖人指此以示人,豈不易知乎?人能體此以應物,豈不易行乎?然世常患日用而不知,知且不能,而況行之乎?

言有宗,事有君。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
 
言者,道之筌也。事者,道之迹也。使道可以言盡,則聽言而足矣;可以事見,則考事而足矣。惟言不能盡,事不能見,非舍言而求其宗,遺事而求其君,不可得也。蓋古之聖人,無思無為,而有漠然不自知者存焉,此則思慮之所不及,是以終莫吾知也。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衆人之所能知,亦不足貴矣。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聖人外與人同,而中獨異耳。

道德经周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