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
当前位置:土地道德经网>道德经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原文及译文

老子 著 2025-01-15

第七十四章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①者,吾得执②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③杀。夫代司杀者④杀,是谓代大匠斫⑤,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译文]

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假如人民真的畏惧死亡的话,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把他抓来杀掉。谁还敢为非作歹?经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代替专管杀人的人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注释]

1、为奇:奇,奇诡、诡异。为奇指为邪作恶的人。

2、执:拘押。

3、司杀者:指专管杀人的人。

4、代司杀者:代替专管杀人的人。

5、斫:砍、削。


[扩展阅读]王弼《道德经注》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诡异乱群谓之奇也。
   
   常有司杀者杀。夫司杀者,是代大匠斲#4。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为逆顺者之所恶忿也。不仁者,人之所疾也,故曰常有司杀也。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

民常不畏死(此念不死此道不全)奈何以死惧之(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若使民常畏死(只知贪生不知有死)而为奇者(生死亦大矣)吾得执而杀之(安能杀其心哉)孰敢(其心使之自杀)常有司杀者杀(心为司杀能绝百念)夫代司杀者杀(我心与他心虽同不可以我心代他心也)是谓代大匠斲(才生思惟便成拟仪)夫代大匠斲者(事物之来情虑之及)希有不伤其手矣(谨者不言言者不知)

苏辙《老子解》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政煩刑重,民無所措手足,則常不畏死,雖以死懼之,無益也。 

若使人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民安於政,常樂生畏死,然後執其詭異亂群者而殺之,孰敢不服哉?

常有司殺者殺。
       司殺者,天也。方世之治,而有詭異亂群之人恣行於其間,則天之所棄也。天之所棄而吾殺之,則是天殺之,而非我也。

夫代司殺者殺,是代大匠斷。夫代大匠斷,希有不傷其手矣。
   非天之所殺,而吾自殺之,是代司殺者殺也。代大匠斷,則傷其手;代司殺者殺,則及其身矣。

道德经周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