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
当前位置:土地道德经网>道德经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老子 著 2025-01-15

第七十五章
   [原文]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①,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②,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③者,是贤④于贵生⑤。

[译文]

人民所以遭受饥荒,就是由于统治者吞吃赋税太多,所以人民才陷于饥饿。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繁苛、喜欢有所作为,所以人民就难于统治。人民之所以轻生冒死,是由于统治者为了奉养自己,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净了,所以人民觉得死了不算什么。只有不去追求生活享受的人,才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注释]

1、有为:繁苛的政治,统治者强作妄为。

2、以其上求生之厚:由于统治者奉养过于丰厚奢侈。

3、无以生为:不要使生活上的奉养过分奢侈丰厚。

4、贤:胜过的、超过的意思。

5、贵生:厚养生命。


[扩展阅读]王弼《道德经注》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言民之所以僻,治之所以乱,皆由上不由其下也。民从上也。

 

白玉蟾点注《道德宝章》

民之饥(人之不知道)以其上食税之多(以其心之念不已)是以饥(所以不知道)民之难治(人不得道)以其上之有为(以其心之事不停)是以难治(所以不得道)民之轻死(人之不合道)以其求生之厚(以其心之情不尽)是以轻死(所以不合道)夫惟无以生为者(勇於忘我)是贤於贵生(所以得道)

苏辙《老子解》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
   上以有為導民,民亦以有為應之,故事多而難治。 

人之輕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輕死。
   上以利欲先民,民亦爭厚其生,故雖死而求利不厭。

夫惟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貴生之極,鈴至於輕死。惟無以生為,而生自全矣。

道德经周热度